心系青年谋实事,凝心聚力再出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我为同学做实事”实践活动,学校共青团认真落实团省委《关于在寒假前后开展“我为同学送温暖”工作提示》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我为同学送温暖”主题活动,切实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用心用情办实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走进学生千万家,家校合力促成长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家校促成长”2024年寒假“暖冬”家访活动,走访重点关注学生家庭,形成家校合育,共促学生成长成才;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困难学生家庭送上亲切慰问和新春祝福,为学生现场书写春联和福字,表达学校对学生的美好祝愿;数理学院团委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党政领导、系主任、导师、班主任、团干部、领航学长六支队伍分头并进,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慰问,做到全面覆盖,将物质帮扶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体育学院团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在帮助改善学生家庭困难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插上理想的翅膀,带来良好的教育效应;中德工程学院团委实地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了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困难,为贫困家庭送去严冬的温暖。

二、携手助力成才梦,共同谱写新篇章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优秀校友、校友企业,发放四千余元“学长暖心助学金”,建立优秀校友精准对接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长效帮扶机制,全力护航学生成长成才;化工学院团委开展“留校研究生接福字庆新春”活动,丰富研究生精神文化生活,缓解研究生学习、科研压力,将新春的美好祝福传达给每一位假期留守科研岗位的师生;中德科技学院团委为给青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升级德语教室硬件设施,为教室安装智慧屏和隔音墙,升级多媒体设施,铺设全新地板,切实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法学院团委积极发动各方资源,发放和华基金及各类奖助学金为困难学生提供经济帮助,实现学院困难学生全覆盖。通过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带薪实习等机会,在资助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培养感恩意识。

三、精准施策促就业,多措并举解难题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组织召开考研形势分析会,打好考研辅导“先手牌”,学院团干部对考研形势进行深入分析,从“如何选择考研目标院校及专业”“各学科复习时间规划”等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职业需求,点对点进行职业规划访谈,进行岗位分析,提供定制化建议;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开展就业咨询帮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外国语学院团委开展“破‘简’而出,‘历’展未来”简历设计大赛,提升同学们制作简历的能力,为优质就业打下基础;高密校区团委组织团干部与2024届毕业生结对帮扶,走访相关企业,为学生专业实践实训、就业岗位推荐等搭建平台;数据科学学院团委通过线上线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政策答疑等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传媒学院团委组织召开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交流会,引导学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广泛搜集就业信息,精准锁定心仪岗位,同时要紧抓就业黄金窗口期,全力拿下心仪offer。

四、真情关怀暖人心,护航春节返乡路
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联合交运集团青岛汽车东站、青岛国际机场集团开展“校园直通车”助力学子回家路活动,切实保障同学们顺利、安全、舒适、方便返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购票问题,组织志愿者开展送站帮扶活动,有效解决学生回家过节难题;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举行“情暖万里 心在一起”爱心车票补助发放仪式,斯坦德集团等企业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价值600元爱心车票和爱心物资礼包;艺术学院团委在学生离校返乡期间,牵头发起“行李搬运,一起助力”行动,团委全体专职团干部和学生骨干一起上阵帮助学生搬运行李,师生搬运行李的背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委发布详细的购票指南,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顺利买到回家的车票,同时组织学生骨干和志愿者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大大减轻学生的出行负担,让回家之路更加便捷温暖。

学校共青团始终把青年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走进青年学生心中,真正了解青年学生所想、所忧、所盼,持续推进“我为同学送温暖”走实走深、落地落细。下一步,学校共青团将不断提高帮扶精准度、扩大困难帮扶覆盖面,确保将实事做好、将好事做实,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